《文体与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4-10-18浏览次数:10

《文体与翻译》课程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Style and Translation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翻译专业、文学专业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先修课程】英汉互译基础,英语文体学等

【总学时数】 36

【总学分数】 2

【教研室】 翻译教研组

【执笔人】 罗平

【审核人】 

【编写(修订)日期】 2024.02.22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为本科翻译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开设,同时兼顾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的学生。文体风格的适应或再现,是翻译的最高理想。文体与风格的理论知识、文体识别与分析的技能就因此成为了翻译学习高级阶段的基础性要求。在我国的英汉互译实践中,尤其在文学翻译实践中,文体与风格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有感于此,并将结合我院的具体翻译教学环境,本课程力求为翻译专业本科高年级的同学培育一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体风格意识种子。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文学作品的文体变异,并传授相应的分析方法,最终让学生做到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文体风格意识。该课程的开设,也是 “文学翻译”、“笔译基础”、“应用文翻译”等其他课程的有力补充。课程的重点难点是对文体变异的识别、对文体分析工具的学习和运用、对高维风格理论的认知、对文学作品翻译风格再现的能力培养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文体分析工具,理解文体分析和文学翻译的内在关联,学习文体与风格的概念和内涵并领悟两者的微妙关系,等等。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相关文体分析工具对所要翻译的文学文本进行分析,准确判断文学文本的风格特征并在译文中再现。

课程目标 3(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风格审美情趣,增强文明互鉴文学翻译途径的解决能力。

 

三、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需具备较扎实的中英文基本功,较强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以及一定的语言文体学知识。因此,建议先修《英汉互译基础》、《英语文体学》等课程。

 

四、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的观察和分析为核心任务,把文体与风格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把文学文本的分析方法训练好,把文学翻译所要追求的最高理想讲清楚,把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能力培养出来。

 

1. 课程导言(支撑课程目标 1、3)

学时:2

主要内容:历史回顾,课程性质介绍,课程内容介绍,课程任务要求。教学要求:课外阅读相关文献资料。

重点、难点:课程的特殊性;我国文学翻译的风格再现问题。对文体风格适应必要性的理解。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课堂讨论与观点分享。

 

2. 文体与风格在翻译中的地位(支撑课程目标 1、3)

学时:2

主要内容:奈达的翻译定义,钱钟书的文学翻译观。教学要求:课外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汇报听课感想。

重点、难点:奈达和钱钟书的翻译观。“文体”与“风格”的异同。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课堂讨论与观点分享。

 

3. 文体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分析方法(支撑课程目标 1、2)

学时:4

主要内容:文体学家 Enkvist 的文体定义,语式、语旨、语场的文体分类与观察,文体学

家钱瑗的文体分析框架。

教学要求:课外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汇报听课感想。

重点、难点:分类与分析框架,定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课堂讨论与观点分享。

 

4. 风格的界定与内涵(支撑课程目标 1、2、3)

学时:4

主要内容:风格的界定,风格的起源与演变,风格与人的关联,风格的传统与现代视角, 中外文学作品翻译节选分析,风格在翻译中的表现方式,从文体到风格的递进式逻辑关系。教学要求:课外文体分析练习,汇报听课感想。

重点、难点:风格起源与演变,风格与人的关联,翻译实例观察与分析,从文体到风格的递进式逻辑关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课堂讨论与观点分享。

 

5. 文体的常规与变异(文体内部变异)(支撑课程目标 1、2)

学时:4

主要内容:文体的常规与变异,文体的内部变异,中外文学作品翻译节选分析。教学要求:课外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文体分析练习。

重点、难点:文体内部变异的重要意义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文体内部变异的识别及风格美学判断。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课堂讨论与观点分享。

 

6. 文体分析与文学欣赏(文体分析的局限性)(支撑课程目标 1、2)

学时:2

主要内容:中外文学作品翻译节选分析,课堂讨论。教学要求:课外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文体分析练习。

重点、难点:文学作品翻译实例分析,文体分析之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升。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课堂讨论与观点分享。

 

7. 文体分析与翻译练习讲评(支撑课程目标 2)

学时:18

主要内容:英语文学作品节选的文体分析与风格概括,英语文学作品节选的翻译实践,课堂讨论。

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具体文学文本的文体分析方法,学会针对具体文学文本的风格概括, 提高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再现原作风格的能力;观察英汉翻译中各类语体的运用艺术。

重点、难点:分析方法与翻译能力。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课堂讨论与观点分享。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以本科教学大纲为总指导,根据本科翻译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本课程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做出具体的安排。遵照本课程的特点和内在规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认识后实践的循序渐进的步骤,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强调以实践材料带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避免抽象枯燥的理论概念的灌输;采用启发式教学,适时地组织课堂讨论;理论知识、

技能的传授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课外实践与课内讲评相结合。。

 

六、教材与学习资源

教材:本课程暂无固定教材。其它教学参考资料:

Thornborrow, J.et al. Pattern in Language: 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钱瑗. Stylistics:ACoursebookforChineseEFLStudent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本).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七、考核方式

该课程的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形式是文学文本的文体分析与翻译实践。

 

考核方式

考核依据/形式

对应课程目标

所占比例

 

平时表现

课堂表现

课程目标 1、2

5%

讨论情况

课程目标 1、2、3

5%

 

作业情况

课程目标 1、2

35%

期末考试

闭卷考试

 

50%

考勤

考勤

 

5%

总分

 

 

100

 


  • 上外威尼斯7026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