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程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
【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专业、英语+国政,翻译+工管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先修课程】人文阅读IA、人文阅读IB、英语语法
【总学时数】36
【总学分数】2
【教研室】 语言学教研室
【执笔人】 李 梅
【审核人】 杨维嘉
【编写(修订)日期】 2024年6月20日
一、课程简介
词汇是构成一门语言的具体材料和要素,也是语言专业学生不断巩固的重要学习环节。英语词汇学是以传授英语词汇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为主的专业选修课程,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语言系统的内在机制,形成对英语词汇的辨识、分析和思考能力,突破本科中级阶段词汇进阶困难的瓶颈,切实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过程中的词汇应用能力。本课程包含十个专题的内容,主要涉及英语词汇的起源和发展、形态结构、构词法、词义变迁、词的语义关系、词义与语境、英语习语、英语变体、英语词典和语料库等,使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现代英语的词汇来源及其本质,在技术赋能的学习语境中形成系统的词汇观。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词汇学知识, 为其达到卓越的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英语词汇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过程, 还能提高对英语词语的理解、释义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夯实英语语言基础,增强学习词汇的兴趣。
3)素养目标:本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从词汇学习方面具备中外语言文化对比视角和意识,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胜任未来的各项挑战。
三、先修课的要求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需完成《人文阅读IA》、《人文阅读IB》以及《英语语法》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和基础外语技能,熟悉主要的语法术语和规则,对语言现象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进度表
序号 | 学时 | 教学内容 | 组织形式 | 支撑课程目标 |
1 | 2 | 简介 | 讲授;练习题1 | 课程目标1) |
2 | 2 | 讲授;练习题2;阅读任务和口头陈述 | 课程目标1) | |
3 | 2 | 形态结构和构词法(1) | 讲授;练习题3 | 课程目标1)、2) |
4 | 2 | 形态结构和构词法(2) | 讲授;练习题3;口头陈述 | 课程目标1)、2)、3) |
5 | 2 | 词的意义和成分分析法(1) | 讲授;练习题4 | 课程目标1)、2) |
6 | 2 | 词的意义和成分分析(2) | 讲授;练习题4;口头陈 述 | 课程目标1)、2)、3) |
7 | 2 | 词的语义关系(1) | 讲授;练习题5 | 课程目标1)、2) |
8 | 2 | 词的语义关系(2) | 讲授;练习题5;口头陈述 | 课程目标1)、2)、3) |
9 | 2 | 词义的变化(1) | 讲授;练习题6 | 课程目标1)、2) |
10 | 2 | 词义的变化(2) | 讲授;练习题6;口头陈述 | 课程目标1)、2)、3) |
11 | 2 | 词义与语境 | 讲授;练习题7 | 课程目标1)、2)、3) |
12 | 2 | 英语习语(1) | 研讨;阅读理解1问答 | 课程目标1)、2) |
13 | 2 | 英语习语(2) | 研讨;阅读理解1问答 | 课程目标1)、2)、3) |
14 | 2 | 英语的变体 | 研讨;阅读理解2问答 | 课程目标1)、2)、3) |
15 | 2 | 英语词典和语料库(1) | 研讨;阅读理解2问答 | 课程目标1)、2) |
16 | 2 | 英语词典和语料库(2) | 研讨;在线任务汇报 | 课程目标1)、2)、3) |
17 | 2 | 答疑 |
|
|
18 | / | 期末考试 |
|
|
第一讲 简介
学时:2
主要内容:1)介绍本课程教学计划;
2)词汇学的范畴和研究方法;
3)词的定义、音与义的关系、概念与意义的关系、词的分类。
教学要求:了解词汇学学习的重点,掌握和熟悉基本概念和分类,并能举例说明。
重点、难点:词的分类及其辨析
其它教学环节:完成练习题1;学生对词的各种分类提供新示例并加以分析。
第二讲 英语词汇的发展
学时:2
主要内容:1)印欧语系谱系树;
2)英语词汇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3)现代英语词汇的发展模式和途径。
教学要求:熟悉英、法、俄、德、意、西、葡等主要欧洲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能够说明英语词汇各发展阶段的特点;了解现代英语词汇的发展模式。
重点、难点:印欧语系谱系树以及古英语、中世纪英语和早期现代英语的特点。
其它教学环节:完成练习题2;学生通过阅读The Adventures of English的部分章节,熟悉古英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发音特点,完成语音模拟等任务。
第三讲 形态结构和构词法
学时:4
2)词缀法、合成法、拼缀法、缩略法、逆生法等构词法;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有关形位的概念和分类、各种构词法,并能对实例进行准确辨析。
重点、难点:对形位和形位变体的理解,准确指出具体实例的构词法。
其它教学环节:完成练习3;学生可依赖最新媒体资源或在线资源,发掘新词、时髦词和网络用语,对构词法提出新的示例并进行分析。
第四讲 词的意义和成分分析法
主要内容: 1)概念、语意、指示;
2)词义的理据以及分类;
3) 成分分析法及其应用;
4)词的意义种类。
教学要求:能够辨别概念、语意和指示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具体实例辨析词义的理据类型;了解成分分析法的长处和局限性。
重点、难点:对概念、语意和指示、理据的准确理解,辨析词的意义种类。
其它教学环节:完成练习4;指导学生分析不同句子中的词汇意义。
第五讲 词的语义关系
学时:4
主要内容: 1)多义词和同音(形)异义词;
2)近义词和反义词。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词义关系的定义,并能准确分析示例。
重点、难点:词义的辐射和连锁联接;反义词的分类和对比特点。
其它教学环节:完成练习5;引导学生自行提供更多实例,结合网络时代新词发展和演变特点进行语义关系分析。
第六讲 词义的变化
学时:4
主要内容: 词义的扩大、缩小、升华、降格以及词义的转移。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词义变化的五种主要模式,并能举例说明。
重点、难点:准确指出具体词汇实例的词义变化种类。
其它教学环节:完成练习6;引导学生自行提供更多实例,可依赖最新媒体资源或在线资源,发掘新素材并进行词义变化的分析。
第七讲 词义与语境
学时:2
主要内容: 1)语境的种类;
2)语境的作用和语境线索。
教学要求:了解语境与词义的关系,根据语境线索准确辨别词义。
重点、难点:对语境的理解以及对具体实例的分析。
其它教学环节:完成练习7;引导学生思考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并搜集相关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八讲 英语习语
学时:4
主要内容:1)英语习语的分类;
2)英语习语的特点;
3)英语习语的使用和翻译
教学要求:熟悉英语习语的分类,掌握具体用法并能准确翻译。
重点、难点:英语习语的结构和意义。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阅读理解练习1,了解英语习语的行成和变化,并能完成问答题展示对英语习语专题的理解深度。
第九讲 英语的变体
学时:4
主要内容: 1)各种英语的异同;
2)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差异;
3)有关“中式英语”的争论。
教学要求:了解各种英语的发音和词汇特点;了解“中式英语”的争论要点。
重点、难点:辨析各种英语的发音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阅读理解练习2,了解“中式英语”的争论要点,并能完成问答题展示对该问题的理解深度。
第十讲 英语词典和语料库
学时:4
主要内容:1)介绍主要的英语词典种类;
2)介绍词典编篡的“嵌套”原则;
3)介绍BNC、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等在线资源;
4)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词汇学习的新方法
教学要求:熟悉常用英语词典和主要在线语料库的特色,能够学习从不同资源掌握词汇使用的方法,并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词汇学习的新途径。
重点、难点:了解词典编篡中词条的“嵌套”原则以及语料库的具体使用。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阅读理解练习3,了解词典编篡中对词条语义的罗列原则,并能完成问答题展示对该原则的准确理解;探索主要人工智能平台对词汇学习的辅助作用等。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以专题讲座为主,有效结合教师课堂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举例和启发式教学并重。教师有效达到知识传授与运用之间的平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词汇案例。同时,教师适当增加英汉词汇特征对比示例,从英语构词反观汉语词法,培养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的中外语言文化对比视角和意识。此外,通过实例观察、小组任务和网络资源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常用词汇和新词的特征,兼顾人工智能辅助词汇学习的优势,辅以专项练习题、口头陈述、阅读理解和在线任务等多种自主学习活动。
六、教材与学习资源
教材:
本课程采用的是自编教材,主要参考资料为:
1. 高永伟. 2021.《当代英语构词法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
2. 林承璋、刘世平. 2005. 《英语词汇学引论》.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3. 陆国强. 1983. 《现代英语词汇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汪榕培、王之江. 2008. 《英语词汇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王文斌、邵斌. 2018. 《词汇学十讲》.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 杨信彰. 2009. 《英语词汇学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张洁、何洁. 2019. 《英语词汇学: 理论与实践》.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 张韵斐. 2014. 《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它教学参考资料:
1. Bragg, M. The Adventure of English.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2004.
2. 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www.natcorp.ox.ac.uk
3.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 考核依据/方式 | 对应课程目标 | 所占比例 |
平时表现 | 书面作业(包括阅读理解、练习等) | 课程目标1)、2) | 15% |
研讨(主要为小组活动表现和任务展示及互动) | 课程目标2)、3) | 10% | |
口头陈述 | 课程目标2)、3) | 5% | |
期末考试 | 考试 | 课程目标1)、2)、3) | 65% |
考勤 | 考勤 |
| 5% |
总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