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ranslation Studies on Chinese Classics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翻译专业、英语专业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先修课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总学时数】 36
【总学分数】 2
【教研室】 翻译教研室
【执笔人】 陈琦
【编写(修订)日期】2023 年 12 月
一、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全球化时代国际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影响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国际辐射力、让跨文化交流服务于中国国家形象构塑的整体战略,是中国翻译学界、比较文学学科与跨文化研究所面临的现实任务。
中国文化典籍系统性的英译工作,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典籍的翻译, 不仅是字词句层面的技术工作,更是各民族之间思想、智慧的交流。从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典籍的翻译承载着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的交互影响,既体现了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融合的经验,又彰显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求同存异、消除文化误解、增进相互之间真正的理解,符合全球化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要求。
本课程探讨国学典籍在英语国家的译介、传播与接受,并推而广之,从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的宏观视野综合思考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并从理论上探讨其一般性的规律。
具体而言,本课程重点选取先秦典籍中具有代表性、对中华民族的人文气质
和文化品格影响深远的学说与文本——儒家经典《大学》、《论语》、《中庸》与道家经典《道德经》作为仔细研读的对象。梳理各部作品的英文译本,分析各译本诞生的时代与社会文化背景,并确定若干代表性译本,引导学生对其做译介学角度的文本细读和译本对照,并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与归类。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英语国家学术界、评论界、媒体以及普通读者对于这些中国典籍英译本的评价、分析与反馈,对此进行资料的搜集、汇总、分类,并分析形成这些读者反映的原因。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学意象对英语文学文论乃至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科学、人文交流)的影响, 突出研究英语国家对中国典籍的阐释史,并鼓励学生关于如何促进中国文化在英语国家的传播、如何实现中国的对外文化战略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先修课的要求
《国学典籍翻译》这门课程是威尼斯7026官网本科翻译专业三年级学生在修完《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所选修的综合性提高课程。本课程兼顾文化理论深度与实践性质的文本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创造性解决具体问题的学术能力。
三、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第一讲:总论——典籍翻译与文明对话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深入浅出地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在世界文明交流史上典籍翻译的代表性案例,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古希腊罗马文献的阿拉伯语翻译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各语种《圣经》译本对欧洲各国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的影响等,启发学生从宏观层面上认识到典籍翻译的文化意义,并激发学生对选修本课程的兴趣。
教学要求:理解何谓典籍翻译、典籍翻译的特质、典籍翻译的意义。重点、难点:典籍的定义、典籍翻译与文明对话的关系。
(二)第二讲:中国典籍译介史与海外汉学研究现状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结合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介绍自明清以来直至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典籍的外译史;介绍当代海外汉学研究现状,并将日韩等东亚文化圈的汉学研究与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做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适当介绍目前中国与英语国家双边及多边人文交流合作机制的现状与潜在的挑战;介绍本课程所采取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典籍外译的历史沿革与当前现状、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理解本课程所采纳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重点、难点:欧美汉学研究的特点、本课程研究方法。
(三)第三讲:《大学》英译(一)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搜集、整理、对比中外现存的《大学》英译本,选取有广泛影响力的若干代表性译本做文本细读和译介学角度的文本对照,对关键概念和术语进行重点分析。
教学要求:理解《大学》的思想内容,了解《大学》代表性英译本。重点、难点:译本比较。
(四)第四讲:《大学》英译(二)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继续就《大学》的若干重要段落进行文本分析与翻译,并对不同译本进行辨析。
教学要求:理解掌握《大学》的若干关键术语的翻译并作出辨析,并尝试将一些比较浅显的段落翻译成英语。
重点、难点:关键术语的理解与翻译。
(五)第五讲:《论语》英译(一)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介绍《论语》的文化意义,《论语》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史,中外现存的《论语》的英文译本。
教学要求:了解《论语》英译的流变。
重点、难点:《论语》的文化价值、语言特点。
(六)第六讲:《论语》英译(二)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分析《论语》核心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论语》语言特色的传递。
教学要求:掌握《论语》重要文化概念的代表性译法。 重点、难点:高频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语言风格传递。
(七)第七讲:《中庸》英译(一)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分析《中庸》章句,《中庸》的英译史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教学要求:掌握《中庸》的基本义理的代表性译法和文化价值,了解其英译
历程。
重点、难点:《中庸》首章的译法。
(八)第八讲:《中庸》英译(二)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继续对《中庸》代表性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解读,特别是“诚” 的概念与译法。
教学要求:理解《中庸》的人文价值,掌握重点章节的译法。重点、难点:《中庸》“诚”这一概念相关的译法。
(九)第九讲:儒家典籍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接受与影响(期中课堂讨论)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影响、自启蒙运动以来英语读者对儒家学说的理解与评价以及如此解读的成因、英译儒学在塑造中国海外形象过程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和现实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儒家学说在西方的历史文化影响,思考典籍翻译的文化作用, 以及翻译的机制。
重点、难点:儒学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与西方思想的比较评析,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十)第十讲:《道德经》英译(一)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介绍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翻译状况,英语译本的发展与流变,对译本进行分析与比较。
教学要求:掌握《道德经》英译概况、熟悉《道德经》语言特色。
重点、难点:《道德经》英译本多样性的成因分析及其相应的评价标准。
(十一)第十一讲:《道德经》英译(二)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针对重点章节进行译本对照和译法探讨。教学要求:熟悉掌握重点章节的代表性译法。
重点、难点:《道德经》重要章节、核心思想的英译法。
(十二)第十二讲:《道德经》英译(三)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道德经》的文学性、修辞法在译文中的再现。教学要求:了解文学性语言的译法技巧。
重点、难点:古典文学语言的译法。
(十三)第十三讲:《庄子》英译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介绍中外现存的《庄子》英文译本与《庄子》的思想,重点分析
《庄子•内篇》。
教学要求:了解《庄子》英译状况。重点、难点:《庄子》的思想内涵。
(十四)第十四讲:《庄子》英译实践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择取《庄子》中的名篇进行译本的对照分析,引导学生对不同译本的优缺点作出独立判断,引导关于典籍翻译标准的讨论。
教学要求:掌握《庄子》中若干经典篇章的翻译。重点、难点:典籍翻译的标准。
(十五)第十五讲:道家典籍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接受与影响(课堂讨论)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介绍分析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对于十九世纪末期以来英美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简要介绍英美关于道家理论的研究现状。
教学要求:了解道家典籍在英语世界的社会文化影响。重点、难点:读者接受分析及其成因。
(十六)第十六讲:全球化时代下的国学典籍翻译兼谈“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实践)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翻译状况,引导学生通过典籍英译的分析与实践,深入思考中西文化关系与文明之间的对话,将国学典籍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宏观战略相结合,鼓励学生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学生对典籍翻译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出创造性的个人见解。基本掌握散文体典籍的翻译技巧。
重点、难点:自主翻译能力的考查,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自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内外已经陆续出版了上述典籍的英译本,其中不乏传世精品。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更多的译本和更加多元化的研究范式。本课程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各译本的特色、优缺点进行专业评估。对于典籍译介与海外传播的整体状况,也将予以介绍与分析。
在国学经典英译的学习和研究中,对译者和译本进行考察和梳理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译本的表达方式对读者的认识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以译者研究为例,本课程引导学生考虑其文化背景、教育背景、时代、职业、种族、社会阶层、性别等诸多因素,并鼓励学生采取历史学、政治学、文化身份等多学科的研究视野。
就译本研究而言,本课程梳理分析各译本诞生的时代与社会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对各译本做出尽可能准确客观的评估,从整体的翻译史的视野对具体译本进行深层次的考察。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激发其批判思维和研究兴趣,比如国学经典英译的译本质量评判标准应该如何制定?译本是否忠实贴切地传达了原文的思想?译本如何再现原文的语言修辞风格?译本所采取的语言风格与译本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无关联?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对译本作细致的文本细读和对照,对相关语料进行整理、汇总、归类与解析。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译本的研究不只限于译文本身,还会将副文本纳入讨论的范围。
谈及具体的翻译原则、方法与策略,国学经典英译自有其特质。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在于侧重剖析这些典籍的核心概念、术语与意象的翻译。除了义理的准确忠实传达之外,国学经典英译还需要尽可能地再现其古典汉语的辞章之美。古典汉语是一种诗性语言,高度凝练,经典文本更是兼具深刻的思想与华美的文采。作为双重翻译的经典英译,兼有古今汉语的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和汉英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的特点,翻译难度有所增加,文本的开放性也有所加大。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如何实现等价转化表达,如何传递其文学性, 让英语读者在阅读英译本时能产生与汉语读者阅读原文时类似的美学体验,是本课程的一大教学重点。
同时,本课程将文本分析与比较文学研究相结合——不局限于传统的翻译文本对照,而是从跨文化传播和比较文学的角度,深入探讨英语国家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解读与接受:中国文化典籍是如何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得到诠释与解读, 又是如何在他者文化中施展影响力,以及典籍在译介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影响力所借助的各种传播媒介。
最后,本课程力求实现中西文明的跨文化对话,将先秦诸子与西方哲学家进行比较阅读,包括古希腊哲学家、中世纪神秘主义、启蒙思想、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超人哲学、英国功利主义、现代主义等诸多西方哲学思想与文化思潮进行
对比阐释,发掘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或共鸣。
本课程期望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训练学生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的技能,鼓励学生加深对国学翻译的理解、并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钻研。课程以任务教学法为基本原则,强调课堂内外充分的实践练习, 结合线上线下,课堂内外资源,确保学生充分思考及参与的机会。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本课程使用教材:
《国学经典英译》(翻译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陈琦 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9
主要参考资料:
《新思路英语专业系列教材:阅读教程:中国文化》陈琦.2021 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方汉文. 2005.东西方比较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葛桂录. 2004.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葛桂录. 2002.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
社
何培忠. 2006.当代国外中国学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
黄鸣奋. 1997.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
姜智芹. 2005.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宋柏年. 1994.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汪榕培,李正栓. 2005.典籍英译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徐来. 2008.英译《庄子》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弘. 1992.中国文学在英国[M].花城出版社
朱学勤. 1998.《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部分英文书目)
Ames, Roger T, ed. Wandering at Ease in the Zhuangzi.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AMES, ROGER T. ‘USING ENGLISH TO SPEAK CONFUCIANISM:
ANTONIO S. CUA ON THE CONFUCIAN “SELF”’,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Mar2008, Vol. 35 Issue 1, p33-41.
Appleton, William. A Cycle of Cathay: the Chinese Vogue in England during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New York: Columbia UP, 1951.
Berkson, Mark A. ‘Conceptions of Self/No-Self and Modes of Connection: Comparative Soteriological Structure in Classical Chinese Thought’, The 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 (33.2), pp. 293-331
Christopher Hancock, Christianity and Confucianism: Traditions in Dialogue,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2011
Collins, Michael.‘CHINA'S CONFUCIUS AND WESTERN DEMOCRACY’,
Contemporary Review. Summer2008, Vol. 290 Issue 1689, p161-172.
DanielA.Bell,HahmChaibong,eds.ConfucianismfortheModern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UP
David E. Mungello,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 1800, 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9
DU, CHUNMEI.‘Gu Hongming as a Cultural Amphibian: A Confucian Universalist Critique of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Dec2011, Vol. 22 Issue 4, p715-746.
Feng Lan, Ezra Pound and Confucianism: Remaking Humanism in the Face of Modernit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5
Fried, Daniel. ‘What's in a Dao? Ontology and Semiotics in Laozi and Zhuangzi’,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Dec2012, Vol. 11 Issue 4, p419-436
George L. Hurst,The Sacred Literature of Confucianism,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5
Giles, Herbert Allen. Chuang Tsu: Mystic, Moralist, and Social Reformer.
London: B. Quaritch, 1889
Goodfield, Eric. Theoria.‘Wu Wei East and West: Humanism and Anti- HumanisminDaoistandEnlightenmentPoliticalThought’,AJournalofSocial & Political Theory 3/15/2011, Vol. 58 Issue 126,p56-72.
Hansen, Chad.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Jennifer Oldstone-Moore, Confucianism: Origins, Beliefs, Practices, Holy
Texts, Sacred Pla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John D. Young,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 The First Encounter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Kjellberg, Paul. ‘Skepticism, Truth, and the Good Life: A Comparison of Zhuangzi and Sextus Empiricu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4.1), pp. 111-133
Legge, James. The Texts of Taoism, 1891, London: Clarendon Press
---.ConfucianAnalects,theGreatLearning,andtheDoctrineoftheMean (1861). Revised second edition (1893), Oxford: Clarendon Press, reprinted by Cosimoin2006/TheworksofMencius(1861).Revisedsecondedition(1895), Oxford: Clarendon Press, reprinted by Dover Books in 1990/The Shoo King or the Book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1865)/The She king, or the Book of poetry (1871)/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 (1872)/The religions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âoism 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Christianity (London:HodderandStoughton,1880;rpr.Norwood,PA:NorwoodEditions, 1977; online edition by ForgottenBooks
LING, L. H. M. ‘Worlds beyond Westphalia: Daoist dialectics and the ‘Chinathreat’’,ReviewofInternationalStudies.Jul2013,Vol.39Issue3,p549- 568.
Lionel M. Jensen, Manufacturing Confucianism: Chinese Traditions & Universal Civilization, Duke UP 1997
Moeller, Hans-Georg.‘Daoist Criticisms of Confucian SacrificialRites’,
Sophia. Jun2012, Vol. 51 Issue 2, p283-292.
Nelson, Eric Sean. ‘Responding with Dao: Early Daoist 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9:3), pp. 294-316
Norden, Bryan W. Van. ‘Compet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Zhuangzi”’,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6.2), pp.247-268
Paracka Jr., Daniel J. ‘China's Three Teaching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ity’, Worldviews: Global Religions, Culture & Ecology, 2012, Vol. 16 Issue 1, p73-98.
Parkes, Graham.‘Lao- Zhuang and Heidegger on Natur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Dec2012 Supplement, Vol. 39, p112-133.
Raposa, Michael L. ‘Musement as Listening: Daoist Perspectives on Peirc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Jun2012, Vol. 39 Issue 2, p207-221.
Ronnie Littlejohn, Confucianism: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I. B. Tauris & Co. Ltd, 2011
Sartwell, Crispin.‘Dewey and Taoism: Teleology and Art’,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Spring 2009, Vol. 43 Issue 1, p30-40.
Shepherd,RobertJ.‘PerpetualUneaseorBeingatEase?—Derrida,Daoism, and the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7.2), pp. 227- 243
Slingerland, Edward. ‘Conceptions of the Self in Zhuangzi: Conceptual Metaphor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Thought’,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4.3), pp.322-342
Smith, Richard J. ‘How the Book of Changes Arrived in the West’, New England Review. Winter2012, Vol. 33 Issue 1, p25-41.
Takanashi, Yoshio. ‘Emerson, Japan, and Neo-Confucianism’, ESQ: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 2002, Vol. 48 Issue 1/2, p41-70.
Walker,NathanielRobert.‘ReformingtheWay:ThePalaceandtheVillage in Daoist Paradise’, Utopian Studies 2013, Vol. 24 Issue 1,p6-22.
Walsh, Roger.‘Experiences of Soul Journeys in the World's Religions: TheJourneysofMohammed,SaintsPaulandJohn,JewishChariotMysticism, Taoism's Highest Clarity School, and Shaman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Studies. 2012 Vol. 31 Issue 2,p103-110.
Watson,Burton.TheCompleteWorksofChuangTsu,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8
Wei-Bin Zhang, On Adam Smith and Confucius: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and the Analects,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 Inc. 2000
Wertz, S. K. ‘The Five Flavors and Taoism: Lao Tzu's Verse Twelve’ Asian Philosophy. Nov2007, Vol. 17 Issue 3, p251-261.
Yao, Xinzhong ,Hsin-chung Yao,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en and Agape, Brighton: Sussex Academic Press
Yearley, Lee H. ‘Daoist Presentation and Persuasion: Wandering among Zhuangzi’sKindsofLanguage’,TheJournalofReligiousEthics(33.3),pp.503- 535.
(数据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学者数据库”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机构和团体数据库”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汉英平行语料库
(课堂外资源)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分会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通过平时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平时考核根据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以及一篇 800 单词的课堂报告综合评估测试学术研究能力、人文精神与创新精神,占总成绩的 50%,期末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典籍翻译的基本功与实际翻译技能,占总成绩的 50%(百分制),课程最后的总评分为两者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