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硕士学位项目(自主联系)
留学时间:2022-2023学年
项目简介:
该项目为学生个人申请的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以下简称UCL) 一年制硕士学位项目,学位全称为 “语言科学 (神经科学,语言与交流)” 理学学位。UCL于1826年创立于伦敦,是罗素大学集团创始成员,英国 “G5超级精英大学” 之一,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9名。语言科学专业隶属于UCL脑科学院-心理与语言科学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Sciences,以下简称PALS) 系。该专业在国际享有广泛声誉,其下设有多个学习/研究方向,包括语言发展、手语与聋哑研究、言语科学等,与同学院下的心理、语言学、神经科学等专业联系紧密。院系实验室配备有前沿的研究设备,如EEG, fMRI, fNIRs等,为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
学在伦敦——伦敦大学学院留学小记
我是威尼斯7026官网21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理论语言学方向) 硕士研究生夏璠。2021年底,我在导师廖巧云教授的支持下,经个人申请顺利取得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以下简称UCL) 录取,并获得上外海外交流基金资助资格,于次年9月开始了在语言科学 (Language Sciences) 专业为期一年的学习。在英国的这一年,我收获了知识和宝贵的科研经历,在学习和生活中开拓了眼界,受益颇丰。
UCL于1826年创立于伦敦,是罗素大学集团创始成员,英国 “G5超级精英大学” 之一。语言科学专业隶属于UCL脑科学院下的心理与语言科学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Sciences,以下简称PALS) 系,与同学院下的心理、语言学、神经科学等专业联系紧密。该专业下设有多个学习/研究方向,除了我选择的 “神经科学,语言与交流” (Neuroscience,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硕士学位项目,还包括语言发展、手语与聋哑研究、言语科学等方向。各方向、专业之间可以互选部分课程,方便学生发展研究兴趣,对语言研究领域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同时,PALS每周邀请其他学校/科研机构的学者、企业工作人员举办学术讲座、科研工作坊、职业介绍会,帮助学生了解学界最新科研动态以及语言科学相关行业发展机会。
课程学习
过去一年的学习生活紧张而愉快。PALS丰富有趣的课程、学院里不同学术背景的老师、同学让我进一步开拓了学术视野,更加深了我对语言学习,特别是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热爱。UCL一学年分三个学期,语言科学专业要求硕士生在前两个学期完成至少8门课程的学习,第三个学期完成实验和毕业论文。在课程设置上,我所在的方向开设3门必修课:“脑与脑成像” (主要介绍脑结构、脑科学实验方法,如EEG, fMRI等) 以及两门统计课 (教授统计原理及Jamovi和R在心理和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和操作),为我之后对认知神经科学的学习、对实验技术的掌握、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选修课的设置则更加灵活。本方向选修课主要聚焦认知科学研究方法与当前动态,比如 “脑刺激” 这门课主要指导经颅磁刺激技术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让我得以反思自己在实验变量控制、流程安排上的缺漏并加以改正。又如 “人类的声音:言语、情绪、身份” 等课程,让我通过教授的讲解和课下大量的阅读,进一步学习了语言在线加工所涉及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每当我发现可以将新知识—比如语言与其他认知过程的关系—与之前在上外的理论学习 (如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等) 相结合时,我总是感到非常惊喜!这不仅是因为在上外的学习让我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学基础,使我在一些概念的理解上更加轻松,更是因为这些课程鼓励我去思考如何以语言为窗口探索人类认知,亦或者说,如何将语言学研究置于更广阔的框架体系之中。除此之外,我还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修、旁听了语言学专业一系列与句法理论、句法在线加工相关的课程。例如,我对句法移位现象尤为关注,而语言学系恰好开设有一门聚焦该话题的中阶句法课。无论是在讲授课还是研讨课上,我都积极参与讨论,同时结合自己正在做的实验研究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并得到了老师和助教的热心帮助。
科研积累
除了课堂学习,每位研究生还需要参与一项研究项目,并以此完成毕业论文。选择范围涵盖语言在线加工、语言障碍、儿童语言习得、自然语音处理等,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包括眼动实验、心率记录、tDCS等。我于开学两个月之后,就加入了现在所在的实验室,开始了自己毕业论文课题的前期准备,并最终于今年9月初提交了终稿。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参与一项使用脑电技术的研究项目,在此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研究设计和实施的不易,也借此锻炼了自己处理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导师和师姐的耐心指导下,我通过反复实践,逐渐掌握了EEG技术的操作方法以及数据分析技巧。在组会上,我与实验室小伙伴共同学习,提升了自己的学术汇报技能。在论文撰写方面,导师的悉心教导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学术写作方面的不足和存在的误区,提醒我不断提高文献梳理和英语写作水平。另外,在师姐的鼓励下,我还参与了另一项使用眼动+鼠标追踪技术的研究,丰富了自己的实验经历。如今,我的毕业论文项目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导师和师姐们敏锐的学术思维、对于语言研究的激情与热忱,仍然在不断影响着我,激励我继续进步。
学院实验室-脑电数据采集中
学院实验室
一点思考
回顾过去一年的学习,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实验技术,更经历了学习态度的转变。过去,我在课堂上比较沉默,不太敢于当众说出自己的想法。在PALS的课堂上,我逐渐在与同学、老师的沟通中变得更加活泼主动,最终不再需要发言之前把句子的语法、词汇的表达在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打磨,而是在课堂上、课下的Office Hour中、实验室组会上都大胆、快速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让我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学校资源,把握难得的学习机会,增强自己的学习积累。
除了学习本身,PALS开放包容的环境也让我体验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合作,给予了我与来自各个国家、教育背景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的机会。比如,句法课上,老师会根据班上学生的国籍分布,加入相应的语料,让英语、汉语、印地语、西班牙语母语者们相互提问、共同讨论同一理论在不同语种中是否具有等同的效力;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课堂上,各种语言背景 (双语者、三语者) 的同学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例证假说。这些讨论既让我有机会充分利用作为汉语母语者的直觉,为研讨的深入贡献自己的力量,将汉语中特别、有趣的现象介绍给其他语种的同学,也让我学会跳出自己 “汉语单语者” 的角色,不以单一的视角预设问题的答案,而是以更加开阔、多元的思路阐释语言问题。在课堂之外,由于系里大多数本土或者欧洲其他国家的同学都是已有多年从业经验后返回校园的工作者,比如语言治疗师、医生等,我可以在与她们的交流中看到终生学习的力量和更加成熟的研究态度,这也督促我不断实现自我提升,继续奔走在对语言学习的热爱里。
在伦敦的一年充实美好,感谢上外和我的导师廖巧云老师一如既往的理解和支持,让我顺利完成了在UCL的学习。相信在英国的经历会继续影响我之后的学习和生活,用世界的眼光研究语言,以坚定的信念走向未来。
UCL主图书馆前-毕业前留念
(2021级硕士研究生夏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