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学贯中外” 为何“学贯中外”——贺“英华人文季”活动的展开 向英院“人文教育改革”致敬

发布时间:2012-05-30浏览次数:463

何谓“学贯中外” 为何“学贯中外”

——贺“英华人文季”活动的展开 向英院“人文教育改革”致敬

来自《新传快递》

以“何谓学贯中外”为主题的“英华人文季”的活动展开了。头两场讲座表现不俗,英院几大讲座高手纷纷亮相,题目也是响当当的:“儒学之嬗变及其现代困境”,“先中后外方可学贯中外”,令人眼前一亮。

我们祝贺“英华人文季”活动的展开,我们为这一活动喝彩!

英院后续还有许多讲座,大多涉及“儒家思想”、“中国文化”,这可能会让摘不下“专业眼镜”的人“大跌眼镜”,让那些个满脑子“工具理性”的人“摸不着头脑”。英语专业的,不谈语法、词汇、听力、口语,怎么谈起了文化,而且还要谈中国文化?

中国教育1950年代全面向苏联学习,所形成的教育体制,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从培养“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到“为经济建设服务”,对“何谓教育,为何教育”, 中国教育向何处去,至今官方还未必搞得清楚。再看上外,从“文明、团结、求实、奋进”的校训,改为“格高志远,学贯中外”,这算是上外的教育意识的一个猛然觉醒。虽然校训已经提出几年了,现在看来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没有深入众多上外学子之心,没有深入上外众多教育者、领导者之心。

 “学贯中外是否已然仅供瞻仰的理想?”

 “上外学子是否能够身体力将之实现?”

——英院的教育者和学子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

英院推行人文改革已有一年半时间,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鼓励教师为学生们开出众多中外文化选修课。此外,还开设人文讲座系列、举办翻译大赛、落实留学交换项目,一点一滴,为英华学子的成长铺设基石。“英华人文季”近期又推出系列主题讲座,邀请老师与同学一起探讨上外的校训,究竟『何谓学贯中外』。他们踏踏实实地在做事情,不搞噱头,不唱高调,或许眼前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场面,但坚持下去,将来,英院势必能走出一批深受中外文化熏陶滋养的“士子”、“学人”。他们不但自己能得享丰厚充实的人生,同时也因着自己人品学识,能惠及他人及社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事教育的人,当有更高的境界,更广的胸怀,不唱高调,放低姿态,去“噱头化”,去“指标化”,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我们这个古老而又在新生的民族,真正能注入成长的活力,打下发展的根基。诚如老子所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何谓“学贯中外”?为何“学贯中外”?

英院学人已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愿与他们一起提问,思考,行动。

  • 上外威尼斯7026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