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
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会这句话,竟是在工作多年之后。
最近,班上几个同学来找我谈心,谈起精读课好多好多大词,期中、期末考试联系课本多么多么紧密,大一学的精读单词都忘记了,应付过考试之后,根本用不上,喜欢的是读英文小说,可是与考试又无关,究竟学校里该学些什么?!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一时竟有些语塞,想了想,这样回答的:读小说记住的,不应该仅仅是故事情节,重要的是语言,精读书上摘选的文章,大多都是小说里的精品之作,两者并不矛盾,不同的只是阅读的方法而已。但是,精读往往比读小说更能学到东西,因为你在有意识地把只是认识而已的被动词汇转换成可以灵活运用的主动词汇,这样一来,口语和写作水平就提高了。之所以用不上,是因为没有“反复”,背单词或语言点是出于应付考试的目的,学得一知半解,自然平时用不上。若是经过了“反复”的过程,达到了熟练的程度,写作或口语中自然会信手拈来。提高水平的同时实现了考试高分,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就业问题,90后成熟得早,考虑得也早。刚进入校园,就想跳进社会,社会实践乐此不疲,学校课程,能请假就请假。对于一个把英语这个工具当成专业来学的学生,出路在哪里?其实出路有很多,未来的机会是不可预知的,人生充满了pleasant surprises,如果一切都筹划得很好,觉得有用才去学,那么人岂不是变成机器了?事实上,你认为有用的,未必是有用的,你认为没用的,未必是没用的。每个人的认知水平都在随年龄、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两个字:踏实。踏踏实实跟着学校的脚步走,踏踏实实得、甚至“傻”得像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那样,记下老师每一句笔记,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积极参与每一项校园活动。毕业的时候,拿着一张张奖学金证书和获奖证书,机会自然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坐在班车上,开始冥想,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矛盾中,喜欢做的事和该做的事,为什么总是两件事?
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呢?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并不知道,现在才知道,可惜为时已晚!
就我个人来说,现在才知道,很喜欢绘画和写作。
每次到了画廊,不仅精神抖擞,流连数个小时不肯离去,看到漂亮的油画,竟然有全部据为己有的冲动!若不是荷包扁扁,一定全搬回家去!一次,终于忍不住了,冲动的问老板,像我这个年纪,还可以学油画吗。老板说,可以啊,可以去少年宫学的,不过那里都是小朋友。
罢了,还是不跟小朋友凑热闹了。
关于写作,也真的是喜欢的。大学的时候,写过一些随笔和散文,写得顺的时候,思绪如泉涌一般,真正是淋漓畅快!可惜,没有这片土壤,没有很多练笔的机会。现在,很多词都想不起来了,很多字怎么写都忘记了,如果过去有一点点天分的话,也很难被挖掘了。
喜欢做的事,和该做的事,什么时候可以统一起来?
听说,现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些学校或教师可以使用先进的手段,测试孩子的潜能和兴趣。潜能和兴趣是密切相关的,潜能若是调动起来,将会一发而不可收拾(in a good way),积极的信息反馈会不断加强孩子的自信心,不断调动学习的兴趣,从而在这条路上越走越顺。我一直觉得,能够在一个领域成为“家”的人,拥有的绝对不仅仅是勤奋。他们幸运的是遇到了伯乐,帮助他们发现了潜能,以此作为终身职业、甚至事业,因而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若是潜能无法调动起来,从事和兴趣无关的行业,则可能一辈子流于平庸。
现在,很多孩子被家长逼着学习某一种乐器,可是这些孩子没有几个人能够成为朗朗。这些孩子不是没有天分,只是没有音乐的天分,被家长按在椅子上,倾全家之力逼迫学琴+考级。成年之后,从事的都是与音乐截然无关的行业。也许,这个孩子成不了朗朗,但是他可以成为somebody else,只是,他需要他的伯乐。
由衷的希望,更多的家长和教师,可以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带领他们在这条路上锲而不舍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