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4-10-18浏览次数:11

《西方音乐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Western Music: A Cultural History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

【开课学期】1

【总学时】36 

【总学分】2

【先修课程】无

【执笔人】顾悦

【编写(修订)日期】20195月、202310月、20246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从西方文化的视角来讲解和探索西方音乐史,用大量的音乐作品串起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自古希腊以降的西方文化史,一直与不同时期的各种艺术形式相辅发展。绘画、文学、戏剧、建筑、雕塑等都集中体现西方文化的诸种精神。而古典音乐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与精神线索。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典音乐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西方文化史(支撑史学素养培养)

2)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备以文化史、艺术学、美学等视角审视西方文化的能力。结合具体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审美素质、人文精神与跨文化视野(支撑音乐素养培养)

3)课程目标3(素养目标):全面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认识,对人类文明财富的欣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支撑文化素养培养)

 

三、先修课的要求

暂无

 

四、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第一讲:西方文化史之源流与古典音乐之诞生 (支撑课程目标1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了解西方文化史的两大源流,了解西方音乐的起源,理解音乐如何体现了西方文化之精神。

教学要求: 初步建立审视西方文化的视野。

重点、难点:理解音乐与文化的深刻关系。

 

(二)第二讲:西方文艺理论与古典音乐(支撑课程目标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介绍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古罗马朗基努斯《论崇高》的主要理论思想,了解席勒关于天真与伤感艺术的定义与区分,理解尼采《悲剧的诞生》中的艺术思想,并结合具体音乐作品阐述这些西方文艺理论思潮。

教学要求:掌握如何用文艺理论视角欣赏音乐。

重点、难点: 理解艺术的审美性与精神性的关系与互动。

 

(三)第三讲:从古典时期到文艺复兴I (支撑课程目标1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介绍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的西方文化史主线,讨论从格里高利素歌到复调音乐的发展,以及其与历史 关联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与艺术的互动。

重点、难点:学习从历史角度解读音乐作品。

 

(四)第四讲:从古典时期到文艺复兴  II (支撑课程目标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介绍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的西方文化史主线,讨论从格里高利素歌到复调音乐的发展,以及其与历史 关联

教学要求:了解历史与艺术的互动。

重点、难点:学习从历史角度解读音乐作品。

 

(四)第五讲:巴洛克艺术与巴洛克音乐I (支撑课程目标1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巴洛克建筑、巴洛克美术与巴洛克音乐之关系。

教学要求:理解美术、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重点、难点:从视觉审美到听觉审美。

 

(六)第六讲:巴洛克艺术与巴洛克音乐 II (支撑课程目标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巴洛克音乐的理解,介绍宗教改革对欧洲文化的影响,理解巴赫音乐诞生的历史、文化、社会语境。

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思想史与音乐史的关联。

重点、难点:路德与巴赫的关系。

 

(七)第七讲:启蒙运动、新古典主义与维也纳古典乐派 I (支撑课程目标1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 了解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意义新古典主义的审美诉求,及其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关系

教学要求: 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机制与语境。

重点、难点:海顿与狂飙突进运动。

 

(八)第八讲:启蒙运动、新古典主义与维也纳古典乐派  II (支撑课程目标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 了解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意义新古典主义的审美诉求,及其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关系

教学要求: 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机制与语境。

重点、难点:海顿与狂飙突进运动。

 

(九)第九讲:法国大革命与贝多芬  I (支撑课程目标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了解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史背景与影响,理解贝多芬音乐的历史文化语境

教学要求:社会历史视角的音乐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 雨果与贝多芬之比较。

 

(十)第十讲:法国大革命与贝多芬  II (支撑课程目标3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了解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史背景与影响,理解贝多芬音乐的历史文化语境

教学要求:社会历史视角的音乐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 雨果与贝多芬之比较。

 

(十一)第十一讲:浪漫主义思潮与浪漫派音乐  I (支撑课程目标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介绍浪漫派的历史背景与审美理念,浪漫派诗歌与浪漫派音乐之关系

教学要求: 理解诗歌与音乐的互动。

重点、难点:了解浪漫派内部的异同。

 

(十二)第十二讲:浪漫主义思潮与浪漫派音乐 II (支撑课程目标3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介绍浪漫派的历史背景与审美理念,浪漫派诗歌与浪漫派音乐之关系

教学要求: 理解诗歌与音乐的互动。

重点、难点:了解浪漫派内部的异同。

 

(十三)第十三讲: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派音乐 I (支撑课程目标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了解现代主义的起源、发展与主要思想,后现代主义的诞生,音乐从主调音乐到无调性音乐的发展

教学要求:熟悉非传统风格音乐的理解。

重点、难点: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十四)第十四讲: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派音乐  II (支撑课程目标3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了解现代主义的起源、发展与主要思想,后现代主义的诞生,音乐从主调音乐到无调性音乐的发展

教学要求:熟悉非传统风格音乐的理解。

重点、难点: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十五)第十五讲:西方文化中各艺术形式与古典音乐的互释 (支撑课程目标123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小说、诗歌、戏剧、电影、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等各门艺术的特点及其与音乐的互动与互释。

教学要求:进一步加深理解不同艺术种类的异同及其文化史意义。

重点、难点:以文化史眼光与汇通精神审视艺术。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涉及面较广,是全面进行文化史与审美教育的课程,会结合大量作品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化史与音乐的互动关系。教学必须精细讲授并大量拓展,让课程兼具广度与深度。体验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的关键。

 

六、教材与学习资源

参考阅读:《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西方文明史》,《傅雷家书》,《文学回忆录》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1:课堂表现,占比 10%(对应课程目标 1)

考核方式 2:平时成果展示,占比 10%(对应课程目标 2)

考核方式 3:讨论情况,占比 10%(对应课程目标3)

考核方式 4:音乐专辑制作,占比 60%(对应课程目标123)

 

 


  • 上外威尼斯7026官网